亚健康体质的表现并不像疾病症状那么突出,需要仔细识别。为了便于理解,您可以简单记住以下九种亚健康体质的主要特征。
气虚体质
如果平时说话声音小,不爱说话,活动懒惰,时常感到疲倦无力,容易反复感冒,加上舌头肥大或有齿痕,颜色舌苔淡白,可以判断你是气虚体质。
养生之道:适当增加运动量,但不建议剧烈运动。宜多吃牛羊瘦肉、牛奶、鸡蛋等营养丰富的食物,忌生冷食物,避免大量饮水。
补气中药:党参15克,黄芪15克,白术15克,茯苓10克。用水煎代茶,或加入配套食物煮成药膳。
常备中成药:人参健脾丸、补中益气丸。症状明显时服用。
经络保健:可以按摩、揉搓足阳明经、足少阳经、足太阴经的小腿部位(日常保健可以敲击、按摩以上三个经络)。
气血亏虚体质
面色苍白或晦暗,眼睛经常干涩,视力不清,心容易心慌,心跳失眠,月经量少、色淡。另外,舌质淡,脉细弱,多为血虚所致。血虚常常与气虚并存,形成气血两虚的体质。
养生之道:适当增加运动,避免疲劳和过度用眼。多吃牛羊肉、猪肉、鸡蛋等营养丰富的食物,忌生冷食物。
滋补中药:党参15克,黄芪15克,熟地8克,当归8克,枸杞15克。用开水冲泡,代茶饮用。
常备中成药:人参归脾丸。症状明显时,睡前服用 1 粒。
经络保健:按摩小腿部位的足阳明经、足少阳经、足太阴经(与气虚体质者同)。
阳虚体质
平时怕冷喜温暖,四肢微温,火力不足,易大便不成形,小便清稠,舌淡白或青,脉缓弱,此为阳虚寒寒体质。
养生之道:适当增加运动量,冬季注意保暖。宜多吃牛羊肉、鹿肉、牡蛎、葱、姜、洋葱、韭菜等助阳食物。忌冷饮、生冷食物(伤阳气),忌大量饮水。
滋补中药:党参15克,黄芪15克,肉桂6克,干姜6克。制成药膳。
常备中成药:桂附地黄丸、右归丸。当症状明显时,早餐前服用 1 粒。
经络保健:按摩足阳明经、足少阳经、足太阴经(气虚体质者同)小腿部位。
阴虚体质
一般体质、舌质薄弱的人,容易上火,患咽炎。他们晚上睡觉时会感到热并盗汗。此外,它们的舌头呈红色,舌苔很少。大多属于阴虚体质。
养生之道:每天静坐30分钟(静养阴),避免熬夜。宜吃牛肉、猪肉、鸭肉、海参、甲鱼、木耳等。以及多汁的蔬菜和水果,忌辛辣食物。
滋补中药:熟地6克,何首乌6克,麦冬6克。制成药膳。
常备中成药:六味地黄丸。症状严重时,每晚睡前服用 1 粒。
经络保健:按摩小腿肚处的足太阴经、足少阴经、足厥阴经(气虚者)、足底涌泉穴。
寒性体质
身体冰凉、四肢冰凉、体温持续降低、关节疼痛、舌质青、脉缓等,都是寒性体质。与阳虚感冒的区别在于,感冒症状明显,但脉沉有力。
养生之道:增加运动量,以体温为衡量标准。宜多吃牛羊肉等温热食物,以及辣椒、咖喱、洋葱、韭菜等辛辣、寒凉食物。忌冷饮,忌大量饮水(伤阳气)。
祛寒中药:干姜5克,肉桂5克,胡椒2克。制成药膳。
现备中成药:附子理中丸。当症状明显时,早餐前服用 1 粒。
经络保健:拍打足阳明经、足少阳经的小腿部位,用艾灸器温热两条经络。
热体质
一般体质强健,常年怕热喜冷,面红耳赤,常发怒,性情急躁易怒,舌质红,脉大有力,是热体质。
养生之道:可明显增加运动量。建议多吃谷物、蔬菜、水果等素食。荞麦、绿豆、苦瓜、西瓜、梨、猕猴桃等均具有清热作用。肉类方面可以吃猪肉、鸭肉,多喝牛奶。忌辛辣、羊肉等温性食物,以助清热。
清热中药:黄芩6克,栀子6克,菊花10克。烧水泡茶。
常备中成药:牛黄解毒丸。当症状明显时,可考虑午餐后服用 1 粒。
经络保健:拍打足阳明经小腿部位,刺激散热作用(与气虚者同)。
湿热体质
一般身体肥胖,口腔粘腻,脸上易出现粉刺、小疮、疖子,大便粘臭,小便黄赤,舌苔厚腻。 ,属湿热体质。
养生之道:宜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。宜吃杂粮和清淡素食,以及清热利尿作用的食物,如荞麦、薏米、绿豆、苦瓜、冬瓜、黄瓜、萝卜、芥末等。避免大量饮酒水。
清热利湿中药:薏苡仁20克,泽泻10克,荷叶10克,紫菜6克。烧水泡茶。
现备中成药:二妙丸。
经络保健:拍打足太阴经、足少阴经、足阳明经小腿部位(气虚体质者同)。
气滞体质
经常胸胁胀满、胀气、情绪低落、反复叹息,都是气滞的表现。
养生之道:宜经常锻炼身体,增加运动量。注意调节情绪,扩大沟通,避免独处、抑郁。宜多吃酸、辣、理气食物,如谷类、葱、姜、咖喱、洋葱、辣椒、萝卜、芹菜、香菜、佛手柑、花茶等。忌肥腻、甜腻、生冷等。食物。
理气中药:柴胡6克,香附6克,白芍10克,枳壳6克。煎汤代茶。
常备中成药:逍遥丸。心情不好时立即服用,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情绪对身体的负面影响。
经络保健:按摩足厥阴太冲穴、手厥阴内关穴,每次3分钟,每日3次。
血瘀体质
嘴唇呈深紫色,舌下脉呈紫色,舌边有褐色或紫色瘀斑,说明有瘀血体质。
养生之道: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。避免冷饮和生冷食物。宜吃温性食物和行气化痰的食物,如瘦牛羊肉、葱、姜、蒜、洋葱、芥菜、萝卜、芹菜、紫菜、柑橘等。
活血中药:体质寒凉者,用当归6克,川芎6克;体质热者,用当归6克,丹参6克。开水可以代替茶水,不宜添加到药膳中。
常备中成药:血府逐瘀胶囊(胸腹瘀血)、爱妇暖宫丸(女性下腹瘀血)。
经络保健:按摩、拍打足阳明经、足少阳经、足少阴经(气虚体质者同)小腿部位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hualonggz.com/html/tiyuwenda/8600.html